{{lang.login.cancel}}
随着4G/LTE进入规模商用,面向2020年及未来商用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业界的研发重点。为了促进全球业界在5G目标、能力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尽快达成共识,IMT-2020(5G)推进组(简称推进组)于2014年5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IMT-2020(5G)峰会,会议主题为“5G目标及能力”,工信部、发改委领导及国内外数十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作为推进组组长,介绍了推进组自2013年2月成立以来,在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后续工作计划。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代表推进组,发布了推进组第一份5G白皮书——《5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中英文版。白皮书中指出,面向2020年及未来,5G将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业务及用户感知的智能优化,同时将为网络带来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比特成本降低,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总体愿景。
会上,各单位代表围绕5G目标、能力及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欧盟METIS、韩国5G论坛、日本ARIB等5G研究组织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在5G愿景、需求、目标、能力、关键技术、标准化和频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观点。华为、中兴、大唐、上海贝尔、诺基亚、三星等公司的专家介绍了对5G目标、关键能力和潜在技术的理解,以及本公司在5G无线传输及网络技术上的最新研发成果。清华大学介绍了在5G无线网络虚拟化架构上的最新突破。英特尔公司介绍了基于x86架构的高效5G网络设备硬件和软件平台研发进展。
本次峰会对全球业界在5G目标、能力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达成共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5G需要满足2020年及未来的超千倍移动数据流量增长需求,具备数百亿甚至数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灵活适应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设备及业务的多样化需求,有效实现业务内容及用户行为的智能感知与优化,从而为各类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业务体验。5G网络将更加高效,其频谱效率、能效和成本效率将会大幅改善,从而保证5G的可持续发展。5G将会形成全球统一的国际标准,并将于2020年左右具备商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