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login.cancel}}
提升承载网络数智化能力 助推通信网络高质量发展
——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第19次会议圆满召开
2023年12月12-13日,IMT-2020(5G)推进组的5G承载工作组第19次会议在北京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成员单位共计10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5G承载工作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首先致辞,鼓励专家深入加强5G-A承载新技术和新应用创新研究,助力构建技术和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通信主管姜永富在致辞中提出了5G-R网络在架构优化、抗干扰能力提升、内生安全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方面的核心诉求。会议联合承办单位代表华为技术城域路由器产品副总裁刘利军、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线副总经理王强在致辞中表示,后续全力支撑和协同5G承载工作组开展好相关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工作。另外,本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三家单位的新成员申请。
张海懿组长主持了5G-R承载技术和应用方案研讨环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专家王芳介绍了铁路5G-R技术攻关总体思路,阐述了5G-R科研攻关、技术标准、实验室建设和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的阶段进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通信信号处专家李继元介绍了5G-R承载技术东郊实验室静态试验进展情况及后续东郊实验室动态试验和试验线验证工作规划;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晗全面介绍了SPN及小颗粒技术的设计理念、标准应用和后续演进;华为技术SPN承载首席规划师薛伟介绍了SPN铁路通信网在专网切片、智能运维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中兴通讯5G承载规划总工赵福川探讨了面向5G-R的下一代铁路承载方案,提出多业务融合承载和管控一体化的SPN综合解决方案;中国信科集团烽火通信承载网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刘登科对SPN行业实践及5G-R应用优势进行了介绍。
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网络技术首席专家王海军副组长主持了B5G和算力融合承载架构和技术应用创新研讨环节。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传输室主任韩柳燕对于面向能力网络的承载技术演进进行了阐述;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技术专家渠文宽分享了中国电信在用户入算和超算互联技术方面的探索;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部专家易昕昕介绍了中国联通IPv6+及算力网络关键技术与创新研究进展;华为技术SPN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胡永健分析了B5G和算力网络应用场景的需求及承载技术的演进;中兴通讯有线资深系统架构师刘爱华介绍了中兴对于B5G和算力网络综合承载技术发展的观点;中国信科集团烽火通信承载网标准技术总监汪俊芳分析了烽火对于B5G和融合承载的思考与探讨。
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雷波主持了5G承载的数字孪生技术标准和应用研讨环节。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王丹石介绍了数字孪生光网络在数据采集、模型算法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移动集团网络事业部项目经理刘卓分析了SPN网络数字孪生的需求和特征,探讨了SPN网络数字孪生在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和运营的应用场景;亚信科技网络数字孪生高级架构师任志东分享了网络数字孪生的概念、价值及分级场景,重点介绍了亚信科技已开发的网络数字孪生平台产品能力和应用场景;上海诺基亚贝尔光网络事业部产品经理钟颖重点分享了数字孪生开发实践经验,介绍了规划控制仿真反馈闭环架构和多个实践案例。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的李芳主持完成了2023年三个研究项目成果的审查。项目1输出《面向B5G和算力网络的承载技术和应用方案》白皮书,分析了B5G和算力网络业务场景和承载需求,研究了关键技术体系和典型应用方案,总结提出了面向B5G和算力网络融合承载的技术发展路线建议;项目2输出《5G承载网数字孪生应用场景与方案》白皮书,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和标准化进展,提出了传送网数字孪生标准体系规划,分析了信息通信网数字孪生体系架构和模型、数据及接口等关键技术,提出了5G承载网的数字孪生体系架构、孪生体部署和服务应用方案等建议,为未来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项目3输出《B5G/6G同步技术研究报告》,分析了B5G/6G的应用场景同步需求和相关标准进展,研究了同步关键技术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支撑未来B5G/6G同步的技术应用发展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后续将陆续公开发布。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分享和研讨了5G-R承载、B5G与算力融合承载、5G承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新应用进展与实践成果,后续5G承载工作组将持续加强与产业各方的交流协作,推动以技术和应用创新提升5G承载网络的数智化水平,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我国信息通信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