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login.cancel}}
2023年5月25日,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第17次会议在北京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5G承载工作组组长张海懿、中兴通讯承载产品及市场方案部长梁大鹏致辞,清华大学陈明华教授介绍了通感领域开展的前沿工作。与会专家围绕“提升承载网络服务能力,助推我国行业数智化发展”主题深入研讨,并审议了2023年四个项目进展情况。
围绕5G承载新技术和新应用方案,中兴通讯承载专家刘爱华介绍了面向B5G和算力网络承载的SPN技术演进,重点阐述了SPN在技术架构、算网融合承载、智能化技术、内生算力增强等方面的演进思考;华为承载专家李日欣从5G-A标准化情况出发,提出互动和云化、品质体验是业务发展大趋势,确定性网络、绿色超宽、体验保障、多业务综合承载和智能运维成为承载新需求;中信科承载专家李传宝基于对B5G与算力网络的融合承载需求分析,重点对高性能算力无损承载和算网资源量化技术开展了探讨。
针对B5G/6G时频同步技术和应用,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光传输与承载技术研究室主任张贺从网络应用角度介绍了高精度时频同步技术在联通网络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联通高精度同步网建设、自主可控高精度时频同步芯片研发、同步网统一管控平台建设、北斗地基授时系统建设及5G+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华为同步专家吕京飞从标准演进角度探讨了B5G/6G通信同步需求,主要包括:3GPP Release 18中和同步相关的研究项目进展,并介绍了B5G/6G承载网同步技术演进,包括IEEE 1588协议的精度、路径算法及安全等方面内容。
聚焦5G承载的数字孪生网络技术和应用,华为光网络管控专家朱剑博士提出了数字孪生在光网络中应用的三大能力和作用。中信科光网络管控专家李文超分享了中信科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光网络的两次探索经历和体会。中兴承载网络管控专家周晓慧聚焦在基于数字孪生的隧道路径修改仿真技术,介绍了主要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
面向通感算一体的光传感技术和应用,中国电信专家高霞介绍了通感一体技术在光网络智慧运营中的应用;中国联通专家张传彪和中兴通讯专家王其磊分别从运营商和设备商角度探讨了当前光网络的通感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理工光科的董雷介绍了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并对光栅阵列传感技术在管网、交通等行业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华为玻普实验室专家李锋就光纤传感技术产业化机遇及挑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挑战主要包括“量化”“泛化”和“云化”;华海通信专家曹丕佳讲解了海底观测网、海缆感知技术以及相关标准组织进展。
本次会议研讨了5G承载新技术和新应用方面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成果,期望持续加强产业各方交流协作,以技术和应用创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我国信息通信网络数智化高质量发展。